记者观察 “新山西”的新煤炭工业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市水利局于4月15日召开了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及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题对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和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
6月30日,昭通市召开2022年上半年政法工作总结暨6月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推进会。住建等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出租屋的监管。
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做到六个严防、三个确保,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深入推进平安探头亲情探头产业探头建设,充分发挥小探头的大作用。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马忠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市信访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围绕上半年工作、挂村工作及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推进情况作汇报发言。
要以家庭安全风险排查、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敲门送法入户等为载体,通过入户上门、日常走访、定期排查、网格巡查、接处警、案件审理、来信来访等各种渠道,加强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明确重点,综合施策,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化服务管理、特殊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群防群治和基层平安创建等基础工作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三、完善疫情监测要求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中国疾控中心: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措施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核酸检测。
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运用数据比对,逐户排查,确保特困儿童应保尽保、应纳尽纳。目前,全市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200个,网上家庭学校985个,搭建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2553个,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志愿者人数6335人,持续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基层活动601场,7.03万名家长和学生受益。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就医自负费用,全额报销。各县(市、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心,乡级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市、县、乡(街道)三级责任体系。
目前,在院儿童547人,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全市对215名年满18周岁仍在读的孤儿纳入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给予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资助。建立由民政、公检法司、工青妇、村(居)委会和学校等部门为主的家庭辅导联合工作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保护。全市确定昭阳区、镇雄县、绥江县、鲁甸县4个儿童福利院为区域性儿童福利院,有序推进功能完善的儿童养治教康社基地建设,8个儿童福利院创新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全市民政系统依托家长学校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青少年维权岗等阵地,有效维护青少年权益。昭通市民政局 供稿。
与孤儿、留守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未成年人群体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对家庭教育缺位、监护人不履职的发出《督促监护令》或《家庭教育令》,加强对困难未成年群体的监护干预。通过引进三区计划、牵手计划项目、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童伴计划项目、春蕾计划、爱佑安生等慈善项目,为困难未成年人提供救助关爱、资源链接、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等服务。
昭通市民政局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成长环境、强化特殊群体关爱,构筑四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体系,促进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1年6月制定了《昭通市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昭通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救助残疾孤儿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6.09万元。强化特困儿童关爱,实现应保尽保。截至2022年5月30日,全市11023名孤困儿童纳入保障,1—5月累计发放补助资金7038.95万元。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
目前,全市配备乡镇儿童福利督导员163个、村(社区)儿童主任1394人,定期开展困境、留守未成年人谈心谈话和关爱活动,每月探视走访一次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对111名参加高考且考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次性资助2000元,对35名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和专科高等院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次性资助8000元,合计资助50.2万元。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市民政局1名干部和绥江县民政局关工委受到省关工委表彰,鲁甸县民政局、原昭通市民政局主要领导、镇雄县儿童主任荣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称号。强化监护责任,推进家庭保护。
强化社会关爱,提升儿童幸福指数强化监护责任,推进家庭保护。
目前,在院儿童547人,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与孤儿、留守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未成年人群体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对家庭教育缺位、监护人不履职的发出《督促监护令》或《家庭教育令》,加强对困难未成年群体的监护干预。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就医自负费用,全额报销。建立由民政、公检法司、工青妇、村(居)委会和学校等部门为主的家庭辅导联合工作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保护。
全市对215名年满18周岁仍在读的孤儿纳入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给予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资助。昭通市民政局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成长环境、强化特殊群体关爱,构筑四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体系,促进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市民政系统依托家长学校儿童之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青少年维权岗等阵地,有效维护青少年权益。全市确定昭阳区、镇雄县、绥江县、鲁甸县4个儿童福利院为区域性儿童福利院,有序推进功能完善的儿童养治教康社基地建设,8个儿童福利院创新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通过引进三区计划、牵手计划项目、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童伴计划项目、春蕾计划、爱佑安生等慈善项目,为困难未成年人提供救助关爱、资源链接、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等服务。对111名参加高考且考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次性资助2000元,对35名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和专科高等院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一次性资助8000元,合计资助50.2万元。
昭通市民政局 供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市民政局1名干部和绥江县民政局关工委受到省关工委表彰,鲁甸县民政局、原昭通市民政局主要领导、镇雄县儿童主任荣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称号。各县(市、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心,乡级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市、县、乡(街道)三级责任体系。强化社会关爱,提升儿童幸福指数。
2021年6月制定了《昭通市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昭通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运用数据比对,逐户排查,确保特困儿童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目前,全市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200个,网上家庭学校985个,搭建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2553个,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志愿者人数6335人,持续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基层活动601场,7.03万名家长和学生受益。
目前,全市配备乡镇儿童福利督导员163个、村(社区)儿童主任1394人,定期开展困境、留守未成年人谈心谈话和关爱活动,每月探视走访一次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强化特困儿童关爱,实现应保尽保。